红旗渠企业家学院咨询热线:0372-6708888
红旗渠精神
当前位置:首页 > 理论研究 > 红旗渠精神

【产业扶贫】发扬红旗渠精神,打造建筑带贫新格局

发布:红旗渠企业家学院浏览:2300次

【产业扶贫】发扬红旗渠精神,打造建筑带贫新格局

1  

为支持建筑业发展,我市政府专门建设了建筑业总部大厦供优秀建筑企业免费入驻,组建了专门的金融服务、司法服务和财税服务队伍,健全了相关服务机制,精心打造政策“高地”和服务“洼地”,不断壮大“总部经济”,有效夯实了产业扶贫基础。2017年建筑劳务收入实现106亿元。目前,总部大厦既是全市建筑业总部基地,也是全市扶贫基地,建筑业带贫1931户,占比32%,成为全市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。主要体现在转、扶、带、建、领、救六个方面:  

“转”即提供岗位、转移就业  

鼓励建筑企业、项目经理(工队长)在人员招聘时,根据岗位需求,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符合条件的贫困户,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,保证稳定持续可靠的收入来源。自去年以来,全市已有640名贫困户在建筑企业、项目工地从事粉刷、门岗、保洁、炊事员等工作,年最低收入不低于6000元。如横水镇铁炉村的张艳平,丈夫病故,上有公婆,下有两个孩子,后在河南诚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一项目工地从事粉刷工作,年收入4万多元,被评为全市“十佳自强脱贫户”。

2  

“扶”即认穷亲戚、结对帮扶  

以镇(街道)为单位,组织本地建筑企业家或者项目经理(工队长),主动认领当地贫困户为“穷亲戚”,采取“一对一、一对多”的形式结对帮扶,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类实际困难。目前全市共有431名项目经理(工队长)与799户贫困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,这些贫困户除政府单位帮扶责任人外,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,又多了一名帮扶人。如河南源泰建设有限公司的马其保,与桂园街道的10个贫困户结成对子,每年给予每户资金、物质帮扶2000元。  


“带”即回乡创业,基地带贫  

大力实施反哺归巢工程,支持引导建筑企业家、项目经理(工队长)回乡创业,在主业基础上延伸副业,投资坡地经济、生态旅游、三产等项目,并将这些项目确定为带贫基地,吸纳贫困户进基地工作,增加收入。全市的总体目标是要实现每个镇(街道)至少1个由建筑企业家、项目经理(工队长)领办创办的扶贫基地。目前,这样的基地已有16个,492户贫困家庭直接受益。如横水镇新庄村项目经理刘志军领办的绿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通过公司基地加农户的模式,带动了40余贫困户种植红薯,每户每年增收2000—10000元。  

3

▲常鹏勇摄  

“建”即捐资出物、基建扶贫  

鼓励建筑企业、项目经理(工队长)捐资捐物,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活生产条件,如兴办学校、修建文体广场、硬化街道等,确保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和“七通七能七有”脱贫指标顺利实现。如在“7·19”暴雨灾害后,建筑企业累计捐资、捐物700余万元,帮助受灾贫困村修复道路、重建家园;雷全友捐资2000万元在搬迁安置小区幸福家园旁边新建了永和希望小学,有效解决了易地搬迁1461名贫困户子女入学问题。 

4 

“领”即进村任职、领导脱贫  

提名推荐党性强、带富能力强的建筑企业家、项目经理(工队长)担任村支部书记、村主任或名誉村长,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。目前全市共有97名项目经理(工队长)在村内分别担任支部书记和名誉村长,在致富带头、领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如五龙镇岭南村的郝合兴,十余年来向村里累计捐款捐物3000余万元,并且带领群众建成了高标准的产业基地、学校和文化大院,把岭南建成了美丽宜居的山村“小江南”。

5  

“救”即奉献爱心、慈善救助  

坚持把建筑企业家、项目经理(工队长)作为社会救助的一支重要力量,引导他们对因病、因学、因残的贫困户重点关怀、定向救助。每年仅在金秋助学这一项工程上,建筑企业家、项目经理(工队长)的爱心助学金就多达300余万元。


豫ICP备19014095号-1
联系我们